close

 

近年來,常常聽到一個形容詞「Passive-Aggressive」。Passive是被動的意思,而Aggressive則有主動積極的含義,完全是相反的字眼結合為一,豈不矛盾?

多年以前第一次認得Passive-Aggresive,是她用來形容母親,看似委婉溫順的性情中,有其強毅不撓的堅持;因為她的順從讓人憐惜,因為她的付出讓人不捨,因此,對於她的期求也就不知不覺地讓步,甚至配合。長年下來,才知道情緒上已受到影響,行為上也往往不由自主地妥協。

我心想:就是play victim,play guilty嘛!

我們往往同情弱者 想要伸出援手,拉他一把或保護他;但是當這樣的互動變成一種常態時,弱者是否還是弱者?不免令人質疑。已經成型的關係該如何擺脫,成為助人者的困擾;若是彼此關係親密,長久下來,助人者的心性也因此扭曲。到了最後,竟誰才是有問題的人、須要幫助呢?

如果套用「聖境預言書」(The Celestine Prophecy by James Redfield) 中的"控制戲碼"(Control Drama),Passive-Aggressive似乎與"乞憐者"(poor me)的角色十分相似!相對於這樣個性的人,如果習慣性地與之共舞,不知不覺地,自己就會變成"審問者"(interrogator)。兩者都是有目地性的情緒作用。

想起她的訴說,總是猶豫著...該不該推薦她讀這本書?

 

當Passive-Aggressive越來越常被使用之後,我才發現,其實這種手法比乞憐者更為弔詭。要如何保持警覺?又該如何解套?確實令人費思量!於是,我翻開書,去尋找線索。十多年後,再度看見當時在紙頁上努力留下的記號,有些已經融入生命,有些則已模糊不明。

啊!需要被提醒的人,竟然是我。

在剖解糾纏難理的念頭之後,總是忘了該再往前邁開一步,所以心量才無法放大。生命應該是可以多向發展的,而我一直無法突破它的單向性,因此故步自封。終於明白,Passive-Aggressive要給我的啟示了,讓我能夠知道,要再次審視自己的生命藍圖。

 

後記:此文由醞釀到完稿,多年有餘,一直寫不下去又放不下,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如今得到答案,圓滿告一段落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Q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